• 上海公墓太仓墓地双凤纪念园双凤古寺

殡葬文化

联系我们

双凤纪念园唯一官网,太仓双凤纪念园墓地接待中心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204国道凤北路
电话:0512-57789132
传真:0512-57789132
手机:18915656672
邮箱:2256913541@qq.com
QQ:2256913541

过渡:“亡灵”到“祖灵”的转换

来源:作者:sfjny.cn 日期:2023-10-14 浏览:

    按照本地习俗,七日、百天、头年、二年、三年这样的后续祭拜仪式都需要进行,不论繁简,这是亡者变成祖先的重要流程,通过仪式,尤其是三年仪式完成之后,“亡灵”便会成为“祖灵”。

                           双凤纪念园,上海公墓

          131.JPG

    头七,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刚老了,人在世上都活了一辈子,刚死,人们恋恋不舍。”具体仪式流程是第一天请灵,第二天送灵。它与其他仪式最主要的区别不是仪式的不同,而是在于七天的守灵,现在主要就是以不离家作以守灵的姿态。五七,是指亡者去世第三十五天,第五个七日,再次请亡者灵魂回到家里。至于其他七日为何不过,没有定论,在村落中举行的七日仪式只有头七和五七。过五七时,有些亡者需要插旗,意思是“去世的人到阴间会有灾难,阎王爷拷问时,儿女插旗的话,小鬼打老人的时候躲在旗子后面,阎王找不见就不打了。但是有些人罪孽轻就不用插。”关于人死后会下地狱的说法其实很常见,这应该也是与佛、道教有关。人死后下地狱是否需接受阎王爷的审判?在阳间的亲人如何得知?人们也有了办法:亡者罪孽的轻重由阴阳先生做以判断。“老了人,请阴阳先生看他老的时间好不好,是否需要插旗。”由此可见罪孽轻重是依据老人去世的时间断定。“不过也是阴阳先生说了算,就拿那个约束人。”运用法器为阴间人避难,是交感巫术中的模拟巫术所产生的效力。模拟巫术“常把彼此相似的东西看成是同一个东西。”通过旗子的使用,在民众看来会产生一定的掩盖作用。

    百天,是指亡者去世第一百天。整数在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老了一百天纪念一下。”百日在农村传统中主要是用于纪念,因此仪式也很简单。会进行请灵、烧纸、送灵这几个流程。头年指亡者去世一周年,因此也叫“周年祭”。相比于二年是略微隆重的,“紧头年,慢二年,不紧不慢过三年。”“人舍不得,隆重一点当个事,头年连上(紧接着)就过。”过二年如今只是个说法,并不请灵,举行仪式。在紧密的仪式筹办中,对亲人去世的不舍也逐渐被仪式所代替,繁琐的仪式消解着生者的悲痛,给他们以抚慰。在己经举办了多项仪式之后,人们对亡者的思念己经不那么强烈了,以年为单位的纪念仪式也成了为数不多的回忆时间。

    三年是需要大过的日子,在村里,民众认为经过三年仪式亡者会升仙成为神。之后的日子里便不需再请灵了,只需要去坟墓前祭拜,叫做“上坟”,主要送一些食物、银票等。如今的三年仪式起之前简略太多。《洛川县志》载:“三周年之际,杀牲设宴,张灯挂彩,除孝纳吉,亲朋庆贺。富有之家,行礼点主,鼓乐喧哗。过罢三周年,亡者姓名也记入族影之上,俗称‘上神抵’。此后,追荐活动即转入年节祭祖之中。”意思就是过完三年祖先会变成神,人们这时摆席就是欢送他们上天,“以后就不要管了(不用管了的意思)。”

    亡者肉体消亡与生人分开前往阴间,经此仪式又由阴间前往天上,获得新身份。三年之后,亡者变成祖先,成了神,离我们更加遥远。三年仪式中最重要的一步是“换服”。在过三年这天,“家门自己”都要前去进行“换服”。即“除丧”。死后三年至亲孝男孝妇服满,此日谓之“除丧”,孝男孝妇最后一奠,拜祭之后,尽脱“孝服”,堂内去红表白。《洛川县志》:“忌辰。俗称‘过周年’。头年、二年只设灵牌家祭。二周年犹简,三周年最隆重,有‘紧头年,慢二年,重三年’之说。”为何有这样的说法,因为按照传统,需在三年换服,如今己经有所改变,若是在头年换服,那三年仪式可办可不办,“服一换亲戚就不来了。”

    去的人要带一些副食,也可以是水果,两三样即可,有心者会蒸好花摸带去,这些一般是与亡者家来往比较密切的亲戚。至于是否进礼,则需要看主家大过还是小过。大过一般是请乐队、搭棚、杀牲等,更加热闹,这时便需进礼,因为操办这些需要更多钱。若只是简单吃饭、换服就不用进礼。仪式的举行可以选择在家里,家人提前请灵回来摆放在房间中,等人齐了就在房间内简单举行。也可以选择去墓地,过程都一样。先将给亡者准备的东西摆好,然后人们聚集好开始祭拜。在举行仪式时,司仪是由本家一个人代替,不会请专业人士,因此会有很多流程需要其他人进行补充,大家会当场探讨起来,整个流程都不严肃,是很轻松的氛围。先叩拜,再奠酒、上香、再叩拜就完成了。祭拜完成后大家跪在原地,亡者家人会给男性一顶帽子,黑色或者红色,女性一般都给红色或粉色丝巾,现场戴上,这就代表换服完毕,可以走了。之后会简单在家吃一点东西,或者去饭店包几桌饭,都没有固定要求,就是一个流程。对于有没有换服大家都是比较看重,可以不去参加仪式,因为换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是否拿到帽子或者红丝巾,因事未到的可以让他人帮忙捎带或由主家在此之后将东西带给没去的人,这也意味着换了服,只要有东西就可以,甚至不必亲自佩戴。

    过三年比起刚开始的死葬仪式具有更多的喜庆意味,也具有更多的随意性。全程没有哭泣等强烈表达悲伤的举动。死亡己经过去太久,时间冲淡了人们的伤感。经历过各种仪式,人们早己接受亡者的故去,生死的过渡己结束,亡者身份与祖先身份也己聚合。因此,一切都是平静的,这种平静源于家人对亡者身份的认知,“死亡”早己经被确认和接受,大型仪式就此终结。对于离得较远的亲戚而言,平时不常来往,借着过三年的事情就是一次感情上的联络。我去参加仪式时,到了主家之后每个房间都有人,基本是男性、女性分别聚集,这也是村里人聊天的惯例。整个场合闹哄哄的,大家都在聊天。“你儿现在是啥工作?”“多长时间没见你了,听说你们村出事了?”“好久不见最近身体咋样?”是很普通的聊天场景,对于亡者大家不会提起太多,只是感慨时间过得真快。“感觉还没过多长时间都三年了。”近几年,现代的节奏也影响到农村,以前的每个仪式都能轰轰烈烈地举办,很大原因是大家的聚集居住、农业经济、娱乐空缺,现在即使在农村,亲戚也是四处分散,年轻人有了城市里的工作,时间变得越来越快,不断压缩仪式时空,让它们更为简单方便。在我的印象中,之前的三年仪式需要搭棚,大过,亲戚朋友都要来,现在己经有选择性了,即使办也是比较简单,“现在基本人都不去了,除了要换服。”经常可以听见他们说“现在的事简单,以前你看麻烦的,还要杀猪,一整就是几天。”也许不仅仅是三年仪式,在不久的将来,其他仪式也会简化。

    整个丧葬仪式,对亡者和生者而言,都经历着从“生”到“死”,再回归正常生活的过程。对亡者来说,是从生者到“亡灵”的转变,再经过漫长的仪式过渡成为“祖灵”;对生者来说,是要接受亡者的离去,经过丧葬、居丧,接受亡者变成祖先,“让亲人离世带来的负面情感得到宣泄,然后升华,将悲伤、愧疚、遗憾等负面情感借由仪式以哀思的形式转化成安全感、荣誉感。”①两者都经由仪式进行过渡。

0
咨询电话:0512-5778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