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公墓太仓墓地双凤纪念园双凤古寺

殡葬文化

联系我们

双凤纪念园唯一官网,太仓双凤纪念园墓地接待中心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204国道凤北路
电话:0512-57789132
传真:0512-57789132
手机:18915656672
邮箱:2256913541@qq.com
QQ:2256913541

《法苑珠林》的一级分类

来源:作者:sfjny.cn 日期:2020-07-08 浏览:

    (1)佛教信仰知识,包括佛教时空观及宇宙论、千佛及佛教三宝的信仰两部分。主要篇目及内容有:《劫量篇》主要叙述世界的形成至毁灭的过程,分大、小三灾二部。《三界篇》阐明了佛教对宇宙世界是由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构成的看法,分为四洲、诸天两大部。《日月篇》叙述了日月星宿的运行,雷电云雨的发生。《六道篇》叙述了三界之内不同形态的有情生命,认为三界众生因善恶行为的不同而有天、人、阿修罗、鬼神、畜生、地狱六种归宿。《千佛篇》类似于佛陀的传记,主要叙述佛教主释迩牟尼成佛及以前诸佛的事迹。在叙述释迩牟尼佛部分,又以“降胎部”至“结集部”很有次第地记载佛陀由出生、纳妃、出家、成道及佛徒恐法灭而对经律论三藏结集的过程。《敬佛篇》分阿弥陀佛、弥勒、普贤、观音等四部,其中通过佛、菩萨种种应化事迹说明念诵阿弥陀佛名号能生西方极乐净土;敬信弥勒佛能生兜率天宫。《敬法篇》说明诵经听法弘扬教义的功德。《敬僧篇》叙述了礼敬僧人的功德。《致敬篇》说明了礼拜十方诸佛的功德及仪式。《福田篇》叙述了施福于人的种种利益,强调供养三宝必得善果。《归信篇》说明归信佛法的重要性,以此加强佛徒信奉三宝的信心。

                      上海公墓,太仓公墓,上海墓地,双凤纪念园,
                                    《法苑珠林》的一级分类

    (2)佛法修持知识,包括佛法修持的途径、效果、方法、保证及德业等。主要篇目及内容有:《士女篇》记录了世俗男女日常的种种行为。《入道篇》说明出家学道的意义及落发仪式。《惭愧篇》说惭愧是善性的表现,修行时应常发惭愧心,有助于进德修业.《奖导篇》说明生出离心,不为家所累,方能勇猛修行。《说听篇》说佛教讲经说法的意义与仪式。《见解篇》说明释迎牟尼座下弟子精进修行所获不同专长。《宿命篇》说众生有追忆前世种种行为的本性。《至诚篇》说精诚求道,必获果位。《神异篇》说明神异灵迹在佛教传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感通篇》讲述了唐代玄类法师,王玄策西行印度所见到的佛教圣迹,以明佛法不虚。《住持篇》说明佛教护持者应具备的德行。《潜遁篇》讲述了隐遁高行之事。《妖怪篇》以妖魅鬼怪之事说明众生业力所感,招致的种种果报。《变化篇》以诡异变化之事说明菩萨应变乃随缘而起。《眠梦篇》说明睡梦皆是由心识发动而产生。《兴福篇》说明兴福的种类,如营造寺塔、图写佛像、供养僧人、种植树木、造渡船、架桥梁、施药救病、挖井等及其所持态度。《摄念篇》说明如何抑制妄念的方法。《发愿篇》说明佛教修行者立誓发愿的内容及好处。《法服篇》说明僧人为何要穿袭装。《燃灯篇》说明佛像前为何要燃灯。《悬旅篇》说明寺塔里为何要悬旖。《华香篇》说明为何要在佛像前供花焚香。《叹赞篇》说明佛教音乐—“叹赞”的重要性。《敬塔篇》说明佛塔的由来、礼敬佛塔的方式、建塔的规制、绕塔三匝的敬意及对故塔的修治与管理。《伽蓝篇》说明“伽蓝”的由来,信众入寺礼仪。《舍利篇》说明释迩牟尼入涅梁后,八国起塔供养佛舍利的情景。《供养篇》说佛徒供养对象及方式。《受请篇》说明施主设斋供僧的福德利益和僧人受食的具体规则。《轮王篇》说明阿育王等转轮圣王(古印度对以勇武统一天下,以仁慈教化臣民的国王的尊称)的德行。《君臣篇》说明帝王在护法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及其应有的德行。《纳谏篇》说明君主须有采纳正谏的胸怀。《审察篇》说明君子应审察是非,并以此增长慧力.《思慎篇》劝人要思慎防过。《检约篇》劝人检约知足。《惩过篇》说明万境为心所造,要防止身犯恶行,口出恶言。《和顺篇》劝人处事应刚柔并济。《诫黝篇》说明佛教“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的各条教义。《忠孝篇》说明为人应敬诚孝忠。《不孝篇》说明不孝父母之人,死后必坠地狱。《报恩篇》说明知恩报恩的必要性.《背思篇》说明背恩忘义的可耻。《善友篇》说明结交有德之友的利益。《恶友篇》说结交无德之友的害处。《择友篇》主张应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眷属篇》说明恩爱眷侣的虚幻。《校量篇》说明“德有隐显,行有潜深”,若不经比较,不知孰优孰劣。《机辩篇》说马鸣、龙树、舍利佛、阿难等与外道机巧对辩的故事。《愚慈篇》说愚人打蚊、打蝇、救目、妒影、分衣、造楼、磨刀、卖香、赌饼、畏妇、米、效旬、怖树等寓言故事。《诈伪篇》说明狡诈者欺谊诈骗的种种故事。《惰慢篇》说明人之所以不能得道是由于心神昏惑。《破邪篇》前部分说佛经中有关挫外道、杜异见的故事;后部分分为辨圣真伪、邪正相翻、妄传邪教、妖惑乱众、道教敬佛、舍邪归正等六类,全面抨击道教。《富贵篇》说明富贵是由往昔慷慨布施所致。《贫贱篇》说明贫贱是由往昔铿贪吝惜所致。《债负篇》说明因果报应犹如负债与还债。《净讼篇》说明心为毒主,口为祸器,应小心谨慎。《谋谤篇》以咒诅、毁谤佛陀的故事说明应谨言慎行。
    <3)佛教传播知识,包括佛教沟通天人和六道的方法、佛教业因果报及戒律、佛教传播知识的记录与整理三部分。主要篇目及内容有:《咒术篇》说明佛经中儿十种神咒的咒语、念诵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其所起的神奇作用。《祭祠篇》说明以花果供养佛僧和祭祀鬼神的福报。《占相篇》说明六道之中各有相状,占候观察能知往昔所造诸业。《祈雨篇》说明请天龙降雨或止雨的方法。《园果篇》写了王舍城迎兰陀长者献与佛陀的竹园故事,说明佛经中不许砍伐的本旨,并说明了可受用树木的规定及世间种子的来由。《渔猎篇》批判了渔猎杀生的错误。《慈悲篇》说佛菩萨以救度众生为生,怜悯万物为本。《放生篇》说明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主张放生戒杀。《救厄篇》说明舍身救难的故事及意义.《怨苦篇》说明众生所受的各种痛苦。《业因篇》说明众生的善恶意念和行为。《受报篇》说明众生因身、口、意等活动而招致的善恶报应,分现报、后报等。《罪福篇》说明造罪行为和修福行为。《欲盖篇》说明色、声、香、味、触“五欲”以及贪欲、镇患、睡眠、忏悔、疑“五盖”的危害。《四生篇》说业报所感,而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有情众生的诞生。《十使篇》说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取、贪、镇、痴、慢、疑等缠缚众生的十种烦恼。《十恶篇》说明应避免自取恶报的十种恶行。《六度篇》说明大乘佛教之脱离生死轮转及转凡入圣的六种修行方法。《杆悔篇》说明忏悔洗罪的内容及仪式。《受戒篇》说明佛弟子如何归依、受戒的内容。《破戒篇》说三宝弟子犯戒破戒将落入恶道。《受斋篇》说明中午以后不再进食的佛制戒律。《破斋篇》说中午以后进食是为“破斋”。《赏罚篇》劝人赏善罚恶,勿得枉滥。《利害篇》说名利财色尽是空幻。《酒肉篇》说明饮酒食肉破戒的危害。《秽浊篇》说明佛徒不得食五辛或有其它污秽之行。《病苦篇》说病苦的起因,并称探望、照料、医治病人是佛弟子的义务。《舍身篇》说明形体空幻无常,舍身济物,福德无尽。《送终篇》说人死之后的葬礼和魂灵的转世再生。《法灭篇》说明佛法将灭时,社会和僧团的种种颓败景象。《杂要篇》说佛经中的“四依”的教法,声闻乘的四种果位,维系有情众生身命的四种资粮,净口的方法和利益,鸣钟息苦的来历,僧人应具的行止,处置蛇、鼠、娱蛤、蛤蜒等的方法等。《传记篇》说后汉至唐各代的译经人数和译出的大、小乘经、律、论等,西晋至唐的佛教撰述;《大般若经》十六会的梵本渴颂数目和汉译以后的卷品;西晋至隋各代皇帝的崇佛事迹和寺庙、译经、僧尼数目;唐高祖、太宗的佛教因缘、佛的生卒年等。
    由以上分类可以看出,《法苑珠林》一百篇将佛教的知识分门别类囊括其中,既有贯通一切宗派、大小乘通适的佛学基本原理,又有佛法创造者、奉行者及佛教信众所应有的修持与德业。正因为《法苑珠林》巨大的知识包容性,所以后人将其称为“佛教知识百科全书”,此评大抵不谬。
 

0
咨询电话:0512-5778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