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公墓太仓墓地双凤纪念园双凤古寺

殡葬文化

联系我们

双凤纪念园唯一官网,太仓双凤纪念园墓地接待中心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204国道凤北路
电话:0512-57789132
传真:0512-57789132
手机:18915656672
邮箱:2256913541@qq.com
QQ:2256913541

佛教对吐蕃社会建筑的影响

来源:作者:sfjny.cn 日期:2020-06-21 浏览:

  建筑是藏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凝聚和积淀着该民族的智慧和艺术审美。藏族建筑主要经历了史前时期,前弘期吐蕃时期,后弘期各教派形成、发展和轮流执政时期及社会主义时期。其中吐蕃时期是多元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这与当时开明的政治制度具有密切的关系。当时佛教就成了印中两个文明古国的文化传入吐蕃的桥梁。
    佛教传入吐蕃,对吐蕃的建筑文化注入了新的建筑理念和运用技术。四如寺、小昭寺、大昭寺、昌珠寺是松赞干布时期的大型建筑之一。其建筑融汉、藏、尼泊尔和印度古建筑艺术为一体。它们的主体建筑及其基本结构仍然以吐蕃本土建筑风格为主,而内室布局、门窗及屋顶装饰吸收了中印建筑风格。如房屋椽头有成排的木雕伏兽和狮身人面像,雕工精巧,形象奇特,具有明显的本土建筑与异域建筑相融合的特点。大门门廊的布局富于变化,其平面呈”凹”字形状,门廊的两边向前大幅度突出,中间留出了较大空间,形成一个畅出的前院,从视角上增加了门部的纵深,使寺院的外观更趋庄严,采用了汉式院落的布局。门廊的屋顶上呈现出金光闪闪的铜制流金的卧鹿法轮,两旁的卧鹿象征众生听法,中央的法轮象征佛法无边,普度众生,连畜生也可理解。这一建筑物主要标志此房屋是讲经传法的经堂,佛教其它房屋顶上不会有卧鹿法轮的建筑符号标志。

                         上海公墓,太仓公墓,上海墓地,双凤纪念园,
                                       佛教对吐蕃社会建筑的影响

    在寺院的房顶以铜质镀金的装饰,金碧辉煌、气势巍峨。有许多铜制流金的法幢、顶盖四周悬挂风铃,幢身上则凸起着各种美丽的花纹,象征着佛法战胜外道的胜利。整个门廊以及屋顶强烈的艺术效果使人未登宝殿先沉入肃穆的宗教气氛之中。具有明显的佛教内容和尼泊尔的建筑风格。
    根据藏文史料记载,大小昭寺都是在同苯教势力斗争建成的。特别是修建大昭寺时,白天奠立的根基,夜晚全被苯教徒拆毁,不见余痕。这是苯教势力对佛教传入所采取的对抗行动。但是,当时认为吐蕃的地势形状似如仰卧的巨型罗刹女,在拉萨修建的佛寺正好在罗刹女身上,故不得建成,而且不利藏王立国,需要修建寺庙镇女妖四大肢(双肩、双胯),四小肢(双肘、双膝)和双足和双手。以苯教下镇鬼怪的传统观念在拉萨周围建造了四茹寺、四边寺、四边外寺等12座小庙来征服女妖魔。在《汉藏史集》等史书中记载,松赞干布时期在吐蕃创建了108座寺院。“其实现在能够查找到的并有具体记载的只有18座,其中包括当时最著名的拉萨大昭寺和小昭寺,以及山南地区的昌珠寺”。
    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也是西藏本土佛、法、僧三宝齐全的寺庙之祖。建筑布局仿照了印度古庙阿登达波日寺(飞行寺)的形式,并融合了汉地、西藏以及印度的建筑风格。故又有“三样寺”之称。整个寺院呈圆形,桑耶寺整体平面布局完全是按照佛教关于世界结构的理论进行构思设计的。乌孜大殿是桑耶寺的主要建筑,《王统世系明鉴》等藏文文献中载称:“第一层(底层)按藏地样式用石造,二层(中层)按汉地样式用砖造,三层(顶层)按印度样式用木造。而且一切修建都符合律藏,一切壁画都符合经藏,一切雕塑都符合密咒”。乌孜大殿这种藏、汉、印合璧的建筑格调,在建筑史上颇为罕见。
    佛教认为: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乌孜大殿就象征着世界中心的须弥山;日、月在须弥山周围旋转,普照四方,于是便在乌孜大殿的南、北两侧分别建造了太阳神殿和月亮殿;在须弥山周围的“海“中有四大洲,在须弥山的四隅有八中洲八小洲:于是在乌孜大殿周围、四隅分别建造了清净律藏殿、胜智文殊殿、妙音梵天殿、降魔密咒殿、阿惹巴洛殿、翻译经典印度殿、勇士白扎殿、具善弥勒殿、不动静虑殿、各种宝物殿、发愿菩提殿、毕噶宝库殿等12座殿,代表四大洲和八小洲;又在乌孜大殿四角成直线处,建造了白、黑、绿、红四塔,代表四大天王。在四塔的周围又建造了108座小塔,这些小塔代表着镇魔压邪的密教法物金刚柞,象征佛法无边,能摧破有情众生的108种烦恼。围墙则象征铁围山,隐喻着轮圆周备、具足圆满之意。如此设计,可谓匠心独具。集聚多元建筑文化特点的吐蕃寺院建筑风格,不仅对后来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起到了翻版的作用,而且对整个藏族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0
咨询电话:0512-5778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