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公墓太仓墓地双凤纪念园双凤古寺

殡葬文化

联系我们

双凤纪念园唯一官网,太仓双凤纪念园墓地接待中心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204国道凤北路
电话:0512-57789132
传真:0512-57789132
手机:18915656672
邮箱:2256913541@qq.com
QQ:2256913541

佛教绘画的容纳与本土化

来源:作者:sfjny.cn 日期:2020-06-09 浏览:

    魏晋南北朝时代,被傅抱石先生称为“可以说是完全的佛教美术时代”,这时的佛教艺术发展已经普遍化,除了建筑、佛经外,彩画佛像发展速度更快,有“严饰作佛像,彩画作佛像,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一说。人们对佛教的崇拜与信仰、善画佛画的功德使得佛教绘画发展更加迅速。佛教活动的兴起,大大促进了佛教艺术的发展,佛教绘画得到了)‘一阔的发展,尤其出现了曹不兴、顾恺之、卫协,他们并称为中国三大佛画家。在融合了外来精品佛画的艺术之后,创造出了属于中国的佛教艺术,他们的高超技艺使得世人为之惊叹。
    据《图画见闻志》记载,曹不兴是最早的佛像画家,被称为“吴国八绝”之一,善于吸收外来艺术之法。曹不兴作画之初,是按照印度佛教造像摩画的,后不再照本宣科临摹佛像,而是在外来佛画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审美与喜好,进而有创造出属于中国化佛像的可能性。如日本藏画纹带佛兽镜中佛像表现出的高超技艺,其创制时间大约在三国、西晋时期,此佛像衣着飘逸,线条流畅,有明显的中国式“褒衣博带”的风格,这种潇洒自如的佛教造像即为中国化佛像的创制品。

                     上海公墓,太仓公墓,上海墓地,双凤纪念园,
                               佛教绘画的容纳与本土化

    如果说曹不兴是魏晋时期乃至整个绘画史中的开创性人物的话,那么卫协在绘画史中则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伟大画家。《占画品录》中日“占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之中,追为兼善,虽不该备形似,颇得壮气,凌跨群雄,旷代绝笔”。卫协所作佛像,完全超越了印度佛像的模式,他完全是把印度佛教绘画原有的特征摒弃,创造出了中国化的佛像作品。卫协所做佛像服饰考究,完全摒弃印度式的服饰特征,代之以中国传统的简洁飘逸的汉服,对于佛像汉化有非常大的影响。
    顾恺之的佛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巨大,作画主张意在笔先,力求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在本质。在佛教人物画中,顾恺之的《摩话图》最为震撼,画中维摩话身披重裘,衣纹线条流畅有力,技法纯熟。他的佛画作品已不再按照佛教原型去描绘了,而与当时的魏晋之风相适应,具有时代气息。顾恺之所绘维摩话清瘦、神态自若、超凡脱俗的文人士大夫形象,符合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
    我国佛画家所创造的佛画基本以经书为参考,再而以外来佛画范本临摹加创作,这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创作规律。而戴透所作佛像,与印度、西域所传佛像迥然不同,正式创立了中华民族自己的佛画艺术。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昔有梵僧带过棉布上本,亦与寻常画像不同。盖西国所称仿佛其真。今之仪像,始自晋戴透,刻制梵像,欲人生敬,时颇有损益也。”正因为有了戴透所创中国佛像的样式,刁‘能有后来历朝历代的佛画发展。
    张僧蒜的佛画是在戴述父子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风貌,张僧蒜善于融合传统艺术的优点,使自身的艺术刁‘能发挥到极致。由于当时的统治者大力发展佛教,与外来的佛教艺术联系更加紧密,常有外国的艺术使节带着佛教艺术画来中国交流。正是有如此交流,张僧蒜所创造的佛像具有“奇形异貌”“诡状殊形”之说。此外,还有陆探微、曹仲达、萧绎等画家的佛画技艺精湛,不拘泥于印度佛陀造型样式,大胆创新融合本土特征,为我国的佛画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佛教绘画发展的隆盛时期,佛教绘画不仅在我国国内盛行,而且流传于日本、朝鲜等国家。魏晋时期的佛教绘画多见于卷轴,其造型多临摹印度佛像样式,风格优美纤巧;北朝的佛教绘画多见于石窟中,风格伟大富丽;南朝的佛教绘画多见于寺壁,风格率真恬静且颇具新意。这时期的佛教绘画充分体现出自印度佛画传人中国始,中国传统绘画所发生的变化,佛教绘画开始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以及中国传统审美特征,中国传统绘画容纳了佛教绘画全新的样貌,呈现出本土化的特征。
 

0
咨询电话:0512-5778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