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公墓太仓墓地双凤纪念园双凤古寺

殡葬文化

联系我们

双凤纪念园唯一官网,太仓双凤纪念园墓地接待中心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204国道凤北路
电话:0512-57789132
传真:0512-57789132
手机:18915656672
邮箱:2256913541@qq.com
QQ:2256913541

殡葬服务客体解析

来源:作者:sfjny.cn 日期:2019-12-09 浏览:

    基于至亲之死的促动,每个人都力图对这种存在方式的改变做好心理准备,但做准备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求助途径有哲学、宗教和民俗学三种。
    其一,哲学的途径。是个别人可以企及的思辨式的解答途径,庄子便是通过这种途径理解生死的,他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庄子·知北游》),由此,庄子则逍遥于生死。这种哲学思辨的途径需要淡然于生命,需要放逐当卜的生命状态,因为生命是对当卜存在的执意,这种对生死课题的解答难以被多数人接受;

双凤纪念园,上海墓园
    其二,宗教的途径。这是更为深刻的自我迷惑和欺骗,“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种自我麻醉需要被世人扬弃,所以“上帝死了”已呼喊多年,宗教的途径被当代中国主流文化所扬弃而必将远离多数人;
    其三,民俗学的途径。个体通过殡葬事件潜移默化地获得生死课题的解答,多数人在至亲之死的社会情境中,通过殡葬从业者的殡葬服务应急生死的追问。殡葬服务通过对生命彼岸的虚拟,殡葬服务员在其中作为“导演”,利用接运、防腐、整容、火化、骨灰寄存、安葬而为大多数人的生死课题的解答创造了一种生死过渡的假象,多数人在殡葬服务过程中接受了殡葬服务者所营造的对生死课题的解答内容,通过展现在服务客体面前的各类殡葬服务,殡葬服务的主体引导他们完成了至亲生死的过渡、缓和了至亲之死所凸显的人生课题所带来的焦虑。
    多数人通过至亲的殡葬服务过程获得对生死课题的解答,只不过多数殡葬服务客体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并非因为认识力的不足,而是建立在自我心理防卫机制上的“不愿”,不愿承认生死课题的解答所面对的更沉重的心理负荷。生死课题解答的成功必须以生与死过渡的许诺为前提,而这个许诺却是非现实性的(按照生死哲学的理解,生死过渡只是一种虚构,不存在一个死后世界有待“渡过”),这个许诺被世代相守,这个许诺的形成和认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0
咨询电话:0512-5778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