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公墓太仓墓地双凤纪念园双凤古寺

殡葬文化

联系我们

双凤纪念园唯一官网,太仓双凤纪念园墓地接待中心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204国道凤北路
电话:0512-57789132
传真:0512-57789132
手机:18915656672
邮箱:2256913541@qq.com
QQ:2256913541

“闯关东”辽南丧葬礼仪的影响

来源:作者:sfjny.cn 日期:2019-04-18 浏览:

    此一沼下达之后有多少人回到关外,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从顺治八年(1651年)下达的诏令—“令民愿出关垦地者,山海道造册报部,分地居住侧”来看,顺治六年至八年并没有很多的“辽人”回到龙兴之地,整个东北地区仍属人烟稀少的地带。而顺治八年开始有大批的山东人出关垦地,所以,很多不知祖先何时出关的山东人也把祖辈闯关东的历史归结到顺治八年。此后,在顺治十年(1653年)和顺治十一年(1654年),顺治帝又下两道明诏给予出关耕种者官爵、经济双重回报。规定凡是能够招募百名出关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新开垦的土地也由顺治八年规定的三年起科改为十年起科。此时辽东一带有“棒打抱子瓢舀鱼”的美誉,加之肥沃的土地、优厚的起科年限,吸引了大批贫苦百姓移民辽东和辽南。此后在八十余年间,不断有大批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民众涌入东北。至乾隆二年(1737年)不得不下诏限制出关民众,而且要求己出关者必须入旗,不然限期半年勒令回籍。可见七、八十年的时间,中原民众已成为关东主要居民。

双凤纪念园,公墓,上海墓园
    顺治八年颁布招民开垦荒田的第三年,即顺治十一年(1654年)清代统治者开始修建“柳条边”。柳条边西起山海关,蜿蜒北上直至辽宁开源威远堡再向东南延伸至凤城市东南,有效防止出关的汉人越过柳边狩猎和到长白山采参。后来由于关内汉人不断涌入,人口不断增加与可开垦荒地不断减少的矛盾愈演愈烈,迫使清廷不断向北拓展柳条边,称“展皇边”。从康熙十年(1671年)至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四次“展皇边”,说明边内汉人不断增加。
    尽管在乾隆初年开始限制汉人出关,但“闯关东”已形成一种风气,根本无法禁止。如嘉庆八年(1803年)山海关副都统来仪给皇帝的奏折中称,仅四十天时间,山东、山西等地汉民出关人数就达到8218名。至道光中期开始,清廷开始放垦边外的土地,其范围扩展至吉林省境内。至光绪末年,原来修建的“柳条边”失去了应有的意义,“闯关东”不再受到政策框限,“闯关东”的大潮拉开帷幕。
    山东人“闯关东”主要通过海路。牛庄位于海城西20公里处,为当时一个重要的河港。从烟台、文登、龙口等地通过海路抵达营口后,沿辽河北上至牛庄河港下船,可见在“闯关东”的历史上,海城是山东人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也必然有大量的山东人留居此地。
    据不完全统计,有清一代,“闯关东”的山东人约有700-800万人,民国年间“闯关东”的山东人1800多万人。难怪笔者在田野调查中问及海城人,十之八九都会告知我他们祖籍是山东,而且多会认为自己祖辈闯关东的时间为顺治八年。
    前文提到,民俗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受自然环境产生的民俗往往并不会随移民影响产生巨大变化,如“下晚睡觉头朝外”、“门窗朝外拽”、“养了孩子吊起来”、“十七八九大姑娘嘴里含着旱烟袋”等关东“八大怪”并非受山东移民的影响而形成,而且外来移民也在生活中逐渐接受了这些原本与自己传统观念并不协调的风俗习惯。而受社会影响而形成的丧葬习俗、婚嫁习俗、节庆习俗,山东人却顽强地保留了他们固有的传统。可见,除了在历史上整个辽南地区与中原保持密切的关系外,“闯关东”也是海城丧葬仪式与中原丧葬习俗相接近的一个重要因素。
 

0
咨询电话:0512-57789132